随着耽美文化的逐渐“出圈”,与此相关的讨论也逐渐增多,而最常见的话题莫过于以下三种:

1.耽美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LGBTQ群体是否联系紧密?

2.为什么女性会认同并产出这种以两个男性之间的恋爱为根本主题的文化?

3.耽美文化的本质究竟是女权意识的觉醒还是厌女思想在作祟?

这一次,我就想在本文中粗浅地聊一下我本人对于耽美文化的思考与看法。

(以下言论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雷同,应该不会;你不赞同,就算你对)

“耽美”一词来源于日语,最初指的其实就是唯美主义,一种反对庸俗生活、追求纯粹的极致的“美”本身的流派,王尔德(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等)可以说是耽美主义者的代表人物。而在日本,最有代表性的耽美主义作品当属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1张

不过,国内耽美文学中的“耽美”显然早已脱离了原意,指的是“耽于美色”,并渐渐发展成为了文学/漫画等创作中的男同性恋(Boy’s Love,即BL)的代名词。

根据维基百科,BL在日本的起源可以说是相当早,可以追溯至60年代末,当时的一批被称作“花之二十四年组”的少女漫画家们率先将少女漫画的题材从日常浪漫扩大至奇幻、史诗等多元范畴,并将故事的主角从以往的少女改成了性征未分的美少年,感情线自然也是在这些美少年们之间展开,这类作品被称作“少年爱”,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漫画潮流。由于当时的时代因素,同性恋难以被大众所接受,因此这些作品一般都笼罩在晦涩阴郁的基调之下。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2张

从“少年爱”漫画开始,描写男性间恋爱的作品渐渐在小圈子中流行起来,不仅仅是漫画,动画、广播剧、游戏、轻小说中都出现了这样的情节,就比如这部《世界第一初恋》,以及使它火上巅峰的动画神ED——有着“腐国国歌”之称的《明日、僕は君に会いに行く》。(当然,这里的“腐国”并不是国家意味上的英国,而是喜欢BL的腐女集中的小圈子的戏谑说法……)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3张

随着耽美的渐渐“出圈”,也有不少作品被改成了真人影视剧,仅在近几年的日本,就出现了《大叔的爱》、《穷鼠梦见奶酪》、《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等多部作品。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4张

当然,BL创作不仅局限于原创耽美(即原耽),还有很多同人作品。当然,与原耽不尽相同的是,同人创作一般以对角色的喜爱和对意难平的弥补心理作为基础。原作中的亲友、仇敌,甚至是并无瓜葛的路人,都有可能被从某句台词、互动,甚至是单纯的人设中嗑出一丝不一样的意味来。比如《魔卡少女樱》、《人形少女天使心》等代表作傍身的CLAMP,就不仅曾创作出过《X战纪》、《东京巴比伦》这样的原创耽美作品,还曾热衷于《JOJO的奇妙冒险》的同人创作,特别是承花(承太郎×花京院)这对CP(couple,配对),不止在多部原创作品的角色中投入这两位的影子,甚至还一度在同人漫中创作出了一个神奇的角色——承花的蛋生子,空条丞太(替身:魅惑之绿)……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5张

(荒木老师知情,且完全没有因为有人画自己作品的腐向同人而生气,双方关系还不错的。)

从上述发展历程来看,耽美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LGBTQ群体其实并没有太大联系,比起各种意义上都更为真实的同志文学(如《蓝宇》),耽美文化总会显得更加唯美、浪漫、不切实际,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如3D人和纸片人的差别。不过,受于时代因素,耽美文化的基调确实可能与现实中同性恋群体的某些处境有相似之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同性恋无法被理解的六、七十年代,耽美作品的基调也往往是晦涩禁忌的;而随着思想的逐步开放,性少数群体社会地位的渐渐提升,耽美作品的基调也变得阳光欢乐起来,同时,设定也变得多元化和丧心病狂起来……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6张

而与同志文学另一点的不同,就是耽美文化的创作者和阅读者大多都是异性恋女性,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点所在——为什么这么多女性,会喜欢这种没有女性存在的作品呢?

在我看来,原因其实主要在于女性一直以来被视作性客体而导致的性压抑。在男频小说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景象:很多年轻女性角色,都是作为花瓶/男主预备后宫的一员而存在,她们的个性并不重要,角色完成度也不重要,她们的每次出场几乎都会伴随着并没有什么必要且语句尴尬的关于胸、腰、腿、臀的外貌描写……而在霸总套路女频小说中,很多女性角色也都是柔弱且无脑的,和男主的每一次互动都让人满脑袋问号,既看不懂他眼中的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也感受不到她的好单纯、好不做作、和其他妖艳○货一点都不一样……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7张

(《斗罗大陆》)

看惯了这样的男强女弱设定,难免会让人对各种意义上都看起来更加平等的、势均力敌的爱情心生向往。而在耽美文化中,女性的“隐身”一方面不会让女性读者有作为性客体被凝视的微妙感受,另一方面又能让她们得以暂时逃离自己的社会身份。在这里,她们只需要考虑爱,不需要担心生育惩罚,这是一种近乎奢侈的自由。

此外,尽管性教育的缺失的确是普遍的事实,但是相比之下,女性的性压抑程度往往更深。我们的大众观点似乎认为,在月经都能被视作肮脏的文化中,纯洁的女孩儿应该是羞于探索自己的身体的,更应该是耻于谈性的。不过在耽美文化中,她们所描绘的是美丽男孩儿的感情与身体,而不是自己作为女性的欲望与快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事中的男孩儿们与现实中无法诉说自己的女性们更像是共同表演了一出双簧节目,走上台面的美丽男孩儿说出口的、表现出来的赤裸裸的爱意与直白强烈的诉求,其实都是由幕后的作者来真正完成。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8张

(《同级生》)

而关于耽美文化体现了女权意识的思考也体现在这里。

尽管女权主义似乎是个最近才在网络兴起的“新兴话题”,但这样的讨论其实并不少见,在知网输入“耽美厌女/女权”等关键词,你就能够看到数十篇相关论文,第一篇文章甚至早在2008年就已经得到了发表……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9张

在耽美文化中,作为作者的女性从社会关系中的性客体变成了性主体,是她们在凝视着故事中的男性,给予他们种种外貌与性格上的设定,给予他们故事与纠葛,甚至给予他们一般不太能存在的器官。在某种特定的小众设定(比如泥塑,或者说女化男性)中,她们用自己的性别赞美着故事中的角色,也用自己的性别羞辱着故事中的角色,这自然是一种禁忌背德的快感,而挣脱固有的社会身份,拥有消费男色的权利,探索自身的欲求,表达对被凝视和扭曲的不满,解放女性自己的思想束缚,这自然也是一种女权意识的觉醒。

你如何看待逐渐大众化的耽美文化?  第10张

(《宅男腐女谈恋爱真难》)

但是在另一方面,在一些耽美作品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一些厌女的思想——

比如早期文中,恶毒女配往往是标配,出现的女性角色大多完全不讨喜,偶尔还会出现代孕这样不被法律情理所容的情节;而近几年一些仿佛大清穿越而来的情节设定(比如强制性要求攻受双洁,即双方此前都绝没有和除对方之外的任何人产生过任何恋爱及以上的关系,哪怕两个角色都已经不是少年人)也的确令人哭笑不得,甚至还有部分同人爱好者做出一边拉CP一边辱骂原作中官配女主的不理智行为。但是,如果并没有触碰以上及类似雷区,只是因为耽美作品中的主要角色都是男性,就认定这是厌女,未免过于草率,毕竟我们也不能说百合爱好者本质厌男,不是吗?

而回顾耽美文化诞生的最初,我想,它所追求的,或许只是“势均力敌的爱”罢了。

那么在你看来,耽美文化的本质又究竟是什么呢?

本专栏是关于近期女性向热点的讨论,包括并不仅局限于ACGN相关资讯,感兴趣的话请持续关注,不感兴趣的话请及时关闭页面,当然,也欢迎大家私信投稿想要讨论的话题。总之,之后见吧!

补充说明一下:目前的更新频率是两周一次,另外一周会更新我和花卷儿的测评栏目。按照老大的意思,在更新本专栏的这一周,如果有热点新闻,也未必非要放在周四,所以请不要发出“啊是我时间穿越了吗”这样的疑问哦……另外,我并不负责评论审核,如果不是被举报,那么你的评论大概率是被机器判定为不ok,所以请不要来私信我为什么你的评论被删了,不好意思,我确实不太清楚,毕竟我的评论偶尔也会莫名被删……

以往文章请戳汇总篇

动漫之家论坛链接请戳论坛,

随时欢迎大家进行不涩情不暴力不人身攻击不上升祖宗十八代的合理讨论

标签: 耽美

  • 评论列表 (0)

留言评论